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谱写绿色崛起新篇章:永盈购彩大厅
聚焦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谱写绿色崛起新篇章阅读提示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场以生态创建为笔,用心用力绘就了色彩斑斓的精彩画卷。生态围场,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激活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文明围场,始终把“绿色+”的生态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不断展示着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效、新变化、新亮点。
木兰围场一幅幅生态版图已经绘就:青山绿水好日子,一步一景“原生态”,处处都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县委书记刘众民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围场以务实的举措建设生态,用市场的办法经营生态,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围场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具有围场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让这道京津冀生态屏障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强化“生态优先”理念,构建绿色发展机制围场编制实施了《木兰围场可持续发展概念性空间规划》《自治县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自治县夏季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和《县城建成区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雷霆”专项行动,形成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责任追究于一体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蓝天行动”,加大对已更换生物质锅炉的23家洗浴场所进行燃煤监管,杜绝燃煤现象发生。同时,对全县28个乡镇、24所学校、22所卫生院和14所农村商业银行锅炉进行更换,采取电代煤治理措施。
在农村试行电代煤工程,对县城主城区平房住户进行生物质锅炉替代散煤锅炉试点,提高空气质量。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和县城建成区周边为重点,对全县露天矿山污染进行深度整治。深入推进“碧水行动”,开展小滦河、伊逊河等重点河流环境治理攻坚、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防护、入河排污口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十大”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等五大专项行动,确保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净土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土十条”和《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等工程,努力提升土壤环境质量。
铁腕开展“雷霆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辐射安全、环境风险防范监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树立红线底线意识,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管控措施,实行全域封山禁牧。
同时,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市规划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发展建设、推动人口聚集;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限制开发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水源地保护区一级区域等限制开发区域,严格保护控制、强化生态涵养。健全“绿色考核”体系,建立“GDP+GEP”核算体系,用绿色发展的成果考核、评价;完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交易权等约束性资源交易机制。强化“生态保障”理念,构筑绿色发展屏障如今,站在塞罕坝“亮兵台”上一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挺拔的树木向前延伸,铸成一道道“绿墙”,将风沙阻挡在塞外。
50多年的坚守,塞罕坝建成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在围场植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精神早已根植围场大地,是全县、全场几代人追梦不止、艰苦奋斗、持续奋战的动力源泉。”县委书记刘众民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科学指引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围场的生动实践。
围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县内分布有“一个沙源”——坝上及接坝曼甸,“四条沙带”——小滦河流域、蚁蚂吐河流域、伊逊河流域、阴河流域,有严重沙化土地面积90万亩,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0万亩,既是河北省沙化较为严重的县,也是风沙侵袭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通道。该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规划、分类治理”的原则,编制了《围场县防沙治沙规划(2012-2021年)》《落实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指导意见项目规划》《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将全县划分为“坝上土地(草原)沙化、接坝潜在土地(草原)沙化、坝下水土流失”三大治理区,同时,组建了“县级、片区、乡镇”三级技术推广体系,确保防沙治沙工作部署迅速、执行有力。五年来,围场主要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再建三个塞罕坝等四大防沙治沙工程,土地沙化面积减少1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60平方公里,新增水源涵养量近928万立方米,拦截泥沙65万吨。
五年内减少严重沙化土地10万亩、严重沙化草场8万亩,沙尘暴天气由6天减少到3天,有效阻滞了风沙南侵。治理后土壤侵蚀量每平方公里平均减少2574.6吨,年拦泥沙11.42万吨,多年平均降水量增加30毫米,年保水99.76万立方米,每年为潘家口水库蓄水达2亿多立方米,成为天津永不枯竭的水源涵养地,被形象地称为“华北水塔”。“借鉴塞罕坝造林技术,从最早的‘三锹半’植苗法,到现在采用的ABT生根粉蘸浆造林,容器桶、柳条筐盛土造林等新技术,推行保水剂、生根粉蘸根、10%备补苗等新措施,使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8%以上。
”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说,树木成活,关键在技术。围场相继栽植以落叶松与桦树、油松与山杏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油松与沙棘、油松与柠条、杨树与沙棘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提高森林的防病、防虫、防火能力,增强森林系统的稳定性。200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359.7万亩,有林面积由423万亩增加到784.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3.6%提高到58.8%。
围绕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水域、农田、廊道“五位一体”生态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京津风沙治理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今后将以每年2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进程,力争到“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强化“生态经营”理念,打造绿色发展引擎走进木兰围场,登高远眺,蓝天、白云、溪流、湖泊、森林、草原别具风格,目力所及,林浪似涛,碧波万顷,浩瀚无际。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狩猎、观光、度假胜地。
“围场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发展的突破口也在生态。”县长甄毓敏说,围场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合理布局,走一条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态经营”发展之路。
围场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针对“干旱阳坡治理”“沙地造林”“网格治沙”等课题进行研究、试验、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全国耐寒高产杏扁新品种“围选1号”,现已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推广种植2.6万亩,实施改接4.3万亩。
同时,引进抗寒耐旱的红松、银中杨、俄罗斯大果沙棘、锦绣海棠等治沙树种及栽培繁育技术,完成新树种造林19万亩。为了提高育苗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围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能人大户的发展,提升“林业经济”,让农户有更大收益。围场以木兰林业集团为龙头,投资3000万元建设现代苗木繁育中心,同时组建苗木产业协会,拉动全县苗木产业由现在400家苗圃发展到1000家,逐步形成造林用苗产业基地、城市绿化园林用苗产业基地和苗木一体化产业基地。
探索推广企业和大户投资造林、企业与村组集体合作造林、企业租赁反包造林、农户联户承包造林等多种造林模式。引导承德木兰林业集团与后沟牧场和半截塔村合作采取“村组荒山入股、企业出资栽植、收益5∶5分成”的模式实施造林3万亩,五年累计完成社会造林40多万亩。按照“打破边界规划、集中连片建设、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在接坝曼甸建设以用材林为主的示范工程20万亩,在蚁蚂吐河流域和小滦河流域建设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的造林工程25万亩,在伊逊河流域和阴河流域建设以水保经济林为主的造林工程15万亩。
目前已形成了“五区两环八大基地”发展格局,全县人均有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达到15亩和47立方米,建设经济林基地191万亩。强化“生态富民”理念,提升绿色发展实效“你看这棵树,今年是嫁接寒地富士后的第二年,足足套了400个袋,至少能有400元的收益。”四道沟乡王忠志从事果树栽培近30年,是位从土地里走出来的高级农艺师。他的果园,被县林业局指定为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近两年,已经先后成功引进了寒地富士、鸡心果、甜香果等多个新品种。
围场围绕“绿色、有机、无公害”,突出发展马铃薯、蔬菜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畜牧、林果、中药材三个优势产业,积极构建“2+3”产业发展体系。在抓好“一大四小”5个示范区的基础上,实施基地、龙头、品牌、科技四个提升工程,玫瑰香村、中药材种植专业村、蔬菜专业村、苗木专业村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初具规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的点、带、园互相融合、互为支撑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该县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方向,持续实施10万亩功能农业推广项目,发展富硒(锌)马铃薯、胡萝卜基地2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25个;支持天原、宇航人等2家企业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支持富龙、泓辉等7家省级龙头、4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增效;重点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7家,争创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
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立体生态种养业,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家庭农场呈井喷式发展。该县依靠山区资源为农民打造“绿色银行”。按照“资源、生态、富民”的原则,把发展林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中、长期项目抓紧实施。
目前,全县共有以苹果、榛子为主的林果面积191万亩,年产干鲜果品22万吨,产值3.7亿元。培育绿色扶贫产业,推行合资合作、联户承包等合作造林机制,累计完成合作造林8.6万亩,为4.2万贫困人口每年每人提供500—2000元稳定收入。该县推进生态产业与旅游经济、农业经济等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县城南部、中东部、接坝地区和西部“四个”经济林产业区和旅游环线园林苗木、环县域周边时令果采摘“两条产业带”。
同时,加快生态资源市场化进程,建立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和GEP核算体系,放大生态引力,大力实施“生态+”项目。在逐渐规范整合塞罕坝、御道口、红松洼等重要景区景点的基础之上,围绕建设“一环三区六带”的发展格局,全面启动实施全域游“百千万”工程,年接待游客27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亿元。
坚持以发展信息物流产业促动一二三产实现高度融合,先后启动北方物流园区汽配城、建材城、家具城项目建设。登记注册北纬42度、淘实惠等电商企业44家,物流企业35家,312个行政村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覆盖城乡、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2亿元。围场始终把生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抓手,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颗镶嵌在木兰大地的生态最美、环境最优、产业最强的北方绿色明珠正在铸就。(郭鹏宁利勇)。
本文关键词:Welcome永盈彩票,永盈彩票大发welcome,Welcome永盈彩票平台,永盈app彩票网址,永盈购彩大厅
本文来源:Welcome永盈彩票-www.qdljjx.com